王凤仪老善人说:
理是自私自利,是在为自己而辩护。
道是人人都应该走的,是真理。
所以讲道不讲理,讲理气死你!
因为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到底谁有理也说不清楚。
他站在他的立场看,他觉得自己没错,自己有理。另一个人也是同样的站在自己的立场来看,也觉得自己才有理。
各自坚持自己的立场来看事,就会有矛盾,起冲突了。
有一次,王教授在南宁讲道时,大家都在争论【道和理】这一个课题。
王教授随手就拿起了供在佛台前的一个橘子,这个橘子很奇怪,一半边的皮是绿色的,另一半却是黄色的。
王教授向台下的人举起了这个橘子,黄色那边对着听众,绿色那一边对着自己,然后问他们橘子是什么颜色?听众马上说是黄色的。
教授说他们都错了,橘子是绿色的。
大家与教授争了几秒钟,然后教授把橘子反过来,大家才说橘子是绿色的。这时王教授说他们又错了,橘子是黄色的才对。
这不就是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了吗?
因为大家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橘子,所看到的就是不一样。
所以我们要以换位思考来看事情。
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来下决定。
人家说是绿色,我们就要想想,为什么他会这样说?他这样说必定有他的原因。
我们搞明白了之后才来看如何处之。
比如家里的老人很难侍候的时候,我们先把自己放在他的立场来想,为什么他会这样(找麻烦)。
明白了之后,就知道如何来安抚他,令他心宽,解决问题就容易多了。
有个有福报的老男人,自从自己的老伴去世了之后,儿子媳妇就把他接过来侍奉。媳妇对他非常好,可
是与儿子媳妇在一起生活了几年后,这位老人忽然发难了。
老人家说反话,告诉儿子媳妇如何如何的不好。
儿子很清楚妻子的为人,也没有理会父亲。
老人家见到儿子媳妇还是很恩爱,于是就闹离家出走,搞得这个家鸡犬不宁的。儿子媳妇也不甚其烦的。
后来这个媳妇不管自己有没有错都好,跪下来向老人家道歉,安抚老人家一番,可是顽固的老人家就是不肯宽心,老人家也就搬回自己的老家去独居了。
虽然是住得老远的,可是隔天,隔天就打电话给儿子,非要儿子把媳妇赶出家门不可。
儿子在外搞事业,日理万机,被自己的爸爸搞得不知如何是好,放工回家扑通的就趴在沙发上大哭。
太太看到丈夫这个样子,于是就打电话给老人家的弟弟,要他转告老人家,问问他到底想要什么?然后要他转告老人家,想要命的话就来拿,家里有四条命(儿子媳妇及两个孙子)等着他来拿。
这一通电话打了过去之后,问题解决了,从此之后老人家在也不敢再滋事找麻烦了。事情也就过去了。
这位媳妇还是照旧的孝敬老人家,侍奉老人家的方面是没有怠慢的。
难得有如此大心量,不计较的媳妇。
家里娶了一个明理的媳妇,就等于娶来了一个喜星。不管遇到了有多难忍的逆境,她都有办法把逆境化为顺境。
现在这家人家和人乐,和乐融融的。
老人家受到了媳妇的感化,性格和脾气也温和了许多。
你说这位媳妇有没有吃亏?
她说她一点都不吃亏,过去她所遭遇到的一切都是老人家在帮助她消业障。她要感恩老人家的慈悲,不断不断的出高难度的难题来考她,
帮助她在菩提道上快速的提升。
遇到了不是坏事,反而是件好事啊。
后来,这位媳妇把问题好好的分析,发觉到问题的出现有几个可能性:
(一)老人家是处于男性更年期,精神有点错乱,刚好选中一个柔弱的媳妇来发泄(因为老人家过去是往自己老伴的身上来发泄一切的怒气的。)
(二)老人家心里有妒忌,心理有不平衡。妒忌儿子与媳妇的恩好。
(三)媳妇不够【醒目】,做得不够好。没有理解老人的心理。
你看人家就是懂得站在别人的立场来看问题,懂得以【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。】来反省自己。
往自己身上检讨就不会怨人,不怨人就有很大的力量。
不怨人就能保护自己的灵性免受伤害。
此行也只不过是一趟生命中的旅程而已。旅途中会遇到什么事也无须多计较。放宽心胸,得到的收获会更大、更多啊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