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做惯了,一次没做到就有怨
言了!”
“ 给惯了,少给一点就埋怨
了!”
为什么以上这两种情况常常会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呢?
我们又是被人埋怨的那个,还是埋怨别人的那个呢?
往往人啊都会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,踏进了【理所当然的误区】。
我们总以为别人为我们做些什么或给我们一些什么是理所当然,是应该的。
当我们没有被满足时,怨言、不满就会升起来了。
在一座商业大楼走廊的一个角落,有一位乞丐,每天都在那里讨乞,有一位慈悲的年轻人,每天经过走廊都会把一个一元的散钱放在乞丐的钵里,年轻人风雨不改的在布施。
也因为这样,乞丐把年轻人的慈悲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。
|
事隔多年,年轻人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,与她共结连理,成立了一个家庭。当然他的开销也增加了。
他把布施给乞丐老人的一元减成五角钱。
这时,乞丐起了怨言,埋怨年轻人吝啬,给五角倒不如不给好了!
你看,乞丐把年轻人过去对他的好都忘记了,眼前只看到年轻人减了一半的银角。
这都是理所当然的误区,误以为别人对我们的付出是应该的,一得不到时就不高兴了。
其实,没有谁绝对应该对谁付出什么的,我们何德何能要让别人为我们付出?别人对我们的付出不是理所当然的啊。
对他人的付出要心存感恩,庆幸自己有这个福报。
我告诉一对起烦恼的夫妇,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,你有能力给予他多少是他的福报,不要对付出的当成是一种投资,期望能够得到相等的回报。
孩子养大后,懂得回报父母是父母的福报,就当成是一种意外收获就好(bonus)。不要认为孩子的回报是理所当然或是必然的!因为有期望就会变得有失望啊。
这对夫妇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,儿子大学毕业后,出来工作了,把父亲买给他读书时住的那一间公寓租出去,自己跑去租一间小公寓,父亲要他把公寓归还,可是儿子却不当一回事,因此而闹得不愉快,搞得大家都不开心。
正好我与先生也在准备着送孩子出国读书,夫妇问了我们一句,“你有没有想过是否值得这样做?”
我先生说,“我没有想过值不值得,
孩子想要升造,而我有能力我就让他去读而已。”就是这样简单而已。
孩子的孝心是自小在日常生活中就培养出来的。
父母对长辈的孝敬,孩子从小就看在眼里,长大之后,自然的也会对自己的父母有孝敬心。
我本身就有很深刻的经历。我的两个孩子还小的时候,家翁跟我们一起住。每当用餐时,我都会先给家翁夹菜。儿子就把这个学会了。
有一次,我们举家到刁曼岛去度假,那时儿子刚三岁多,在餐馆用餐时,饭菜一上桌,儿子就扒到桌上去夹豆腐,然后把豆腐放到我眼前的盘里,顿时我吓了一跳,心想,还好平时给了他一个正面的环境成长,
他把我平时如何对待长辈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,学过去了。
现在孩子都长大了,也即将离开家到外地去求学,我深信孩子会记得家永远是他的【避风港】。
如何的不舍也要放心。父母要放心,孩子才会安心啊。
老法师常说的一句,“你念阿弥陀佛就好啦。”
祝福儿子以及天下的孩子们平安吉祥,健康快乐。
也祝福天下的父母亲放心、安心,身心健康、快乐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