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个小村落里,村民要出入都得经过一条河,很不方便。于是有人就建议在和两岸建一座桥。
讲归讲,大家也是讲讲就算了,没有实际的行动。
村里有一位孤儿,年纪也不大,还
是一个小孩子。他听到大人的建议之后,自己就发起大愿心来要把这座桥给建起来。
村里的人都觉得小孤儿是痴人说梦话,桥是不可能建得起来的。
小孤儿心地清净,没有大人的心那么复杂,于是每天就在河边搬了许多小石头到河中央,把小石头叠起来,每天叠,每天叠,不久后真的给他叠出桥的样子来了。
有一天,小孤儿搬着一块比较重的石头,一个不小心脚踩滑了,摔了一跤,脸撞到了石头,眼睛被石头
的菱角给刺瞎了。
村民们都叫他不要再造桥了,其他
的工作就留给其他的人来做。如果有人愿意继续就继续,如果没人要继续就算了。
小孤儿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,伤口痊愈了之后,可是眼睛却瞎了。
可是小孤儿造桥的心愿没有因为这样而退缩,他摸着路来到了河边,继续以摸黑的方式摸着石头一块一块的搬,誓愿要把这一座桥给修成为止。
村民们终于被他感动了,于是大家也来帮忙造桥了。很快的这座桥就建好了。村民的出入村子因为有了这一座桥也就方便多了。
大家也因为这一桩喜事而筹备了一个庆典,庆祝村里这座桥成功的建好了。
正当大家在欢喜庆祝的时刻,忽然天上闪了一道电光,大了一个大雷把小孤儿当场给劈死了!
这个时候大家都不明白了,为什么一个这么善良的人却有如此悲惨的下场,大家都纷纷议论的在讲着一件事情。
正好那个时候清廉公正无私的包拯(包青天)路过那里,于是村民们就向包拯请教这一件事。
包拯向来想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好人会有如此的遭遇,越想越不
平,于是就举笔写了六个字:
【宁为恶,勿行善】。
意思就是说上天对一个行善的人如此的不公平,别再行善了,行善也没有善报,看看老天爷怎么办!
包拯离开了这个村落,走了好几天才回到城里,到了城里,马上就进宫去向皇帝报告这一次出巡的结果。
来到了皇宫,见到了皇帝,正想向皇帝做报告,皇帝没有兴趣听他的报告而急着把他带到后面去看看刚出世的太子。
这位刚出世的太子的手掌中出现了两条红线(胎誌),皇帝要包拯来看看到底这是什么一回事。
包拯一看太子手上的胎誌,两条红线出现了两行字,
是什么字呢?
别人看不见,可是包拯就看到了,原来就是包拯写的【宁为恶,勿行善】这六个字。
这把包拯吓了一跳,悄悄的用手把太子手上的红线擦掉,很奇怪这一擦下去,太子手上的红线马上就消失掉了。
包拯才把日前发生在小孤儿身上的事情禀报皇帝。
皇帝一听,也就明白了自己的太子乃是小孤儿投胎来的。
于是皇帝要包拯到阎罗王那里去问个清楚,到底来龙去脉是怎么一回事?
包拯跑了一趟才知道,原来这个小孤儿的前生是一个无恶不作的人。
原本他要受两世做人的罪报的。
第一世是做一个孤儿,生活穷苦潦倒,晚年眼睛瞎了而死掉。
第二世还是做孤儿,苦不堪言,晚年被雷劈而死掉。
就是因为这一世他发了慈悲心,为村民修桥(为民服务),连眼睛瞎了还要继续修桥,半点没有埋怨,因此他的罪业全消掉了。两世的罪报提前报尽了。
死了之后他就投胎为太子(天子之心),这是他的善果报啊。
善恶果报分明,没有一点不公平啊。
因果通三世,我们绝对是公平的。
所以,当我们在受果报的时候,不要怨天尤人,要知道这一切全是自作自受而已,不是佛菩萨给我们的,不是别人给我们的。
念佛之后,不管遇到什么境界,都要坦然接受、面对。当还债消业想就好。
老法师讲得好,
【处逆境,随恶缘,无嗔恚,
业障尽消。
随顺境,处善缘,无贪痴,
福慧全现。】
好事尽管去做就对了,不必问回报。
【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】就对了。
善有善报,这是迟早的问题而已。
不必我们去求,因缘成熟必然就有回报。只管断恶修善就好啦。
我对身边的同学说,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研究是真、是假,既然前面的人都行得通了,给我们做了证明了(念佛得生净土,念佛消业障,念佛改变生活),我们老老实实照着做就对了。不要在怀疑啦。
你看我们买来一辆车子时,钱付了,车锁匙拿了,启动引擎就把车开走就是了。何必再去研究车身是怎么做的,引擎的材料是哪里拿来的,
轮胎是如何做成的等等,我们不会去研究这些。
前人(发明车的人)已经把车子发明、改进了,我们拿了车,启动就是。不要妄生怀疑。
念佛也是如此,老实念去就对了。
因缘成熟,自自然然就会业障尽消,
光明(好的日子)自然会现前。
有求就是有妄念,有妄念就是不真诚,唯有诚则灵啊。不诚(诸多要求)怎么会灵?
老实做,不必求,因缘成熟自然就有妥当的安排啊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